您现在的位置:
互动社区 → “千乡万村气象科普行”已走进超过1800个村,近百万人参与!

“千乡万村气象科普行”已走进超过1800个村,近百万人参与!

时间:2023-09-22 14:18:16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重要论述精神,切实推动气象科普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2023年,中国气象局联合科技部、中国科协共同主办第二届“千乡万村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重要论述精神,切实推动气象科普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2023年,中国气象局联合科技部、中国科协共同主办第二届“千乡万村气象科普行”活动。

自活动启动以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结合本地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实际情况,坚持面向基层群众实际需求和气象为农服务提质增效工作要求,加强农村气象灾害应急科普,围绕主题“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特色活动。截至2023年8月,“千乡万村气象科普行”活动共走进363个市(区)、1422个县、1841个村,举办1114场讲座,914场研学活动,参与公众约94.7万人。

兼顾避害与趋利,深耕为农服务

农业生产最需“看天吃饭”。各地广泛开展气象科技下乡,结合农时农事,将科学管用的农业气象防灾减灾知识送到农民手中,助力农业生产科学减灾。在春耕时节,陕西省榆林市气象局工作人员走进寨山石坪村,和农民面对面谈天气、聊种植,详细解答农业气象技术问题。“我是种植大枣的,就怕大风、暴雨、冰雹天气,气象局的同志让我更清楚,怎样用好天气预报安排种植。”当地一位村民感叹道。在雷电多发的虫草采挖季,青海省气象部门工作人员前往海南州兴海县,用藏汉双语为当地群众讲解雷电天气特点、识别雷雨云方法以及防御雷电灾害等常识。在汛期,四川省南充市气象局组织专家深入顺庆区双桥镇龙岭村,开展科普讲座,和村民们面对面交流雷电、暴雨、山洪等气象灾害防御措施,帮助村民提升应用气象知识化解灾害风险的能力。在“七下八上”期间,黑龙江省依安县气象局的工作人员走进太东乡民裕村田间地头,向农民朋友传递科学防御雷电知识,并针对农作物大田管理关键期,介绍玉米受洪涝灾害及雹灾后的补救措施。

四川省资阳市气象局志愿者走进槐树社区,为当地居民讲解气象知识 图/文 段怡

各地气象部门发挥气象科技优势,结合当地发展特色,为农村产业发展、绿色生态观光等提供气象科技支撑和科普服务。福建气象部门组建“气象科技帮帮团”深入生产一线,通过与农业科技公司签订合作共建协议,举办农业气象服务专家与企业代表的“面对面”恳谈会,服务产业振兴;通过气象主播直播展示旅游、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助力当地文旅发展。辽宁气象部门开展“科技下乡助振兴 气象服务菜篮子”“气象科普服务助力水果稳产增收”主题系列科普活动,气象专家联合蔬菜、果树专家进蔬菜大棚、万亩果园服务农户,并建立“气象科普助农实践基地”。

陕西省汉中市气象局气象科普小分队到结对的徐望镇吴家营村留守儿童家中,为他们讲解常见气象灾害的特点和防范措施 图/文 张婷 马艳

科普服务延伸,当百姓贴心人

各地气象部门以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事业单位等系列活动为桥梁,将气象科普有机融入人民生产生活,让气象科学之光照亮更广大群体。在广东,各级气象部门充分利用气象科普场馆,常态化开展气象科普研学活动,全省共建设10个气象科普展区、29个气象科普实体馆、84个气象科普基地,气象专家定期走进镇村、校园,开展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培训。在江西,“千乡万村气象科普行”走进樟树市34个社区,进一步提升广大社区群众气象灾害应急自救能力。在湖北,气象部门开展科普进企业活动,促进孝昌桃产业发展。“近年来,影响农事活动的气象灾害多发,还好气象局及时提供专业服务,提醒我们根据天气情况做好桃树农业生产。”湖北某公司总经理程琪说道。

结合地域文化特色,气象部门各出奇招,用老百姓听得懂、喜闻乐见的形式,促进气象科普资源向基层地区倾斜,延伸至“最后一公里”。在河北,气象部门在迁安市马兰庄镇侯台子村组织开展 “气象防灾减灾科普皮影戏下乡展演”活动,通过贴近农民生活的表演引导村民科学应对地震、雷电、洪水等灾害。在广西,柳州市气象局联合群众艺术馆到中渡镇英山小学开展“当非遗遇上科学”气象山歌进校园活动,气象知识在山歌中广泛传唱。

江西省宜黄县气象局科普小组成员到二都镇三都村竹荪菇基地开展气象科普宣传活动 图/文 吕小倩

未来的工作中,“千乡万村气象科普行”将继续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以优质的气象科普服务夯实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更为有效地发挥气象趋利避害作用,持续推进农业气象、生态服务等科技成果向基层一线转化推广,助力乡村振兴,助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贡献气象科普力量。

广告

中国气象报社 出品

作者: 王晓凡
编辑: 唐淼 苗艳丽
发布: 刷克
审核: 段昊书
举报/反馈